39问医生

艾灸出来的水是汗还是湿气

于晨光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艾灸出来的水一般是汗,但也可能是湿气。

汗一般是指人体内的津液,在中医里面,汗是人体津液的一种代谢产物,由肺、脾、肾等脏器生成,具有调节体内阴阳、维持体温的作用。而湿气是一种病理产物,一般是指人体内存在的湿邪,可能与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艾灸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手段,主要是通过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等,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从而达到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等作用。在艾灸的过程中,由于艾灸的温度会逐渐升高,会促进体内津液的排出,从而出现汗液,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但如果在艾灸的过程中,患者不注意自身的保暖,可能会导致身体受到寒气侵袭,从而出现湿气重的情况。因此,建议患者在进行艾灸时需要注意自身的保暖,以免引起湿气加重的情况。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饮用温热的水,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湿气。

另外,建议患者在进行艾灸时需要注意时间,避免过长,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避免空腹进行艾灸,以免引起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

66
2022-03-0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