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胃反酸的危害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胃反酸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道出血、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危害,还可能引发胃食管反流病。
1.胃黏膜损伤
胃黏膜损伤主要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导致的。会导致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呕血和黑便等现象。
2.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长期或反复因素引起的胃黏膜固有腺体减少的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该疾病会导致胃部消化功能减弱,进而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引发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
3.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通常由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所致,这些疾病会引起胃黏膜受损,当胃黏膜受到损害后,容易导致血管破裂而发生出血。可能导致呕血、黑便、贫血等症状,严重者可能需要紧急治疗以控制出血并预防并发症。
4.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这种细菌可以在胃内产生毒素刺激胃壁细胞,使胃酸分泌增加。感染可能导致持续的炎症反应,进一步损伤胃黏膜,长期存在还可能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5.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是因为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或胃排空延迟等原因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会引起烧心、嗳气、胸骨后痛等不适症状,长时间未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慢性疾病状态。
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及幽门螺杆菌检测,以早期发现和处理相关问题。饮食方面宜选用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及过量饮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降低上述风险。
66
2024-01-1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