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熬制的时间与药物的种类、药物的量、熬制的方法等因素有关,一般需要浸泡20-30分钟。
中药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药。中药大多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药。中药通常需要浸泡20-30分钟,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煎煮时间过长,容易导致有效成分的损失和副作用的增加。
不同的中药具有不同的熬制方法,如解表药、清热药宜武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煎15-20分钟即可,而补益药需用文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煎30-60分钟。具有质地较轻、体积小、便于服用、不易漂白或煎煮消除等特点的药物,如阿胶、熟地黄等,宜用小火慢煎,时间宜短。
熬制中药的时候,首先要选好煎煮器具,最好用砂锅、瓦罐等,不要用铁锅、铝锅等,以免影响药物的效果。其次,加水要没过中药,煎煮的时候要把中药放在水里面浸泡,浸泡后的中药要反复煎煮,煎煮的时间要根据药物的性能和治疗的需要来决定,一般为20-30分钟。再次加水的时候,要没过中药的表面,煎煮的时候要把中药里面的药渣过滤出来,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水,没过中药的表面就可以。最后,熬煮好后要把中药盛出来,然后再把中药拿出来,过滤后把中药渣再次加入适量的水,没过中药的表面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