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中脘准确位置和作用

杨猛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的位置,具有消食导滞、健脾和胃、化积消癥、疏肝和胃、调理脾胃等功效作用。使用中脘时应注意适度,以免引起不适。
1.消食导滞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具有促进消化液分泌的作用,能增强胃肠蠕动,从而达到消食导滞的目的。通过针灸或按摩中脘穴来改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如患者存在消化不良等问题时,可适当按揉此穴位。
2.健脾和胃
中脘穴是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之一,刺激此处能够起到健脾和胃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呕吐等病症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可通过艾灸或者贴敷穴位的方法进行治疗。
3.化积消癥
中脘穴为任脉腧穴,内通脏腑,外联肢节,善治各种痞块积聚,故而有化积消癥之效。主治饮食积滞、痰湿停滞所导致的各种痞块积聚。若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则需及时就医诊治。
4.疏肝和胃
中脘穴属任脉,任脉循行至胸腹部,因此刺灸本穴能使气血下行,以达疏肝解郁的目的。适用于因情志不畅所致的胸闷、胁肋胀痛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运用中药方剂或针灸等方式进行调理。
5.调理脾胃
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通过刺激该穴位可以调节体内气血运行,进而影响到脾胃的功能活动。当患者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情况时,可以通过按压中脘穴的方式来进行缓解。但要注意控制好力度,以免对皮肤造成损伤。
需要注意的是,在寻找中脘穴时应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挖掘,以免引起感染或其他并发症。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以免诱发炎症反应。
66
2024-02-0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