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心理医生,通常会问诊断、治疗方法、适应证、禁忌证、家属意见等。
1、诊断
心理医生主要是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出诊断。
2、治疗方法
心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常见的治疗方法有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认知行为疗法主要是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认知,并逐步接受其存在的问题。精神分析疗法主要是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的心理问题,并逐步接受其存在的问题。
3、适应证
心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适应证。常见的适应证有存在心理问题、精神障碍等。如存在焦虑症、抑郁症等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此时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方式进行治疗。
4、禁忌证
心理医生在接诊时,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禁忌证。如存在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一般不建议进行心理医生的治疗。
5、家属意见
心理医生在接诊时,需要向患者说明病情,并征得知情同意后方可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能会问生活史、婚姻史、用药史等问题。如果存在心理问题,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