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的给药途径

2023-12-08329人阅读

心肺复苏一般指胸内心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胸内心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给药途径一般是静脉注射。

胸内心外按压是针对心脏进行的压力刺激,以促进血液循环,并提供氧气供应。通常适用于心跳骤停的情况,在急救中非常重要。而人工呼吸则是通过给予患者额外的气流来帮助维持通气功能,通常是用于没有自主呼吸或者自主呼吸微弱的情况下。这两种方法常常结合使用,形成CPR循环。

在实施胸内心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之前,需要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并尽可能保持稳定的状态。对于有药物过敏史或其他特殊情况的人群,则需提前告知医护人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胸内心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只是一种紧急救治的方法,不能替代专业医疗人员的进一步治疗。因此,在进行此类操作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并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术 一、心脏复苏术 (一)心前区捶击在心搏骤停后的1分30秒内,心脏应激性最高,此时拳击心前区,所产生的5-15W.Sr电能可使心肌兴奋并产生电综合波,促使心脏复跳. 1.方法右手松握空心拳,小鱼际肌侧朝向病人胸壁,以距胸壁20-30cm高度,垂直向下捶击心前区,即胸骨下段.捶击1-2次,每次1-2秒,力量中等,观察心电图变化,如无变化,应立即改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2.注意事项 (1)捶击不宜反复进行,捶击次数最多不宜超过两下. (2)捶击时用力不宜过猛.小儿禁用,以防肋骨骨折. 一)手法打开气道 1.仰面抬颈法病人去枕,术者位于病人一侧,一手置病人前额向后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托住颈部向上抬颈. 2.仰面举颏法术者位于病人一侧,一手置病人前额向后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除拇指外)的手指置于下颏外之下颌骨上,将颏部上举.注意勿压迫颌下软组织,以免压迫气道. 3.托下颌法术者位于病人头侧,两肘置于病人背部同一水平面上,用双手抓住病人两侧下颌角向上牵拉,使下颏向前、头后仰,同时两拇指可将下唇下拉,使口腔通畅. 1.病人体位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地面上,头部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以保证脑血流量.如有可能应抬高下肢,以增加回心血量. 2.术者体位紧靠病人胸部一侧,为保证按压力垂直作用于病人胸骨,术者应根据抢救现场的具体情况,采用站立地面或脚凳上,或采用跪式等体位. 3.按压部位在胸骨下1/3段.确定部位用以下方法:术者用靠近病人足侧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确定近侧肋骨下缘,然后沿肋弓下缘上移至胸骨下切迹,将中指紧靠胸骨切迹(不包括剑突)处,食指紧靠中指.将另一手的掌根(长轴与病人胸骨长轴一致)紧靠前一手的食指置于胸骨上.然后将前一手置于该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手指并拢、分开或互握均可,但不得接触胸壁
心肺复苏
人工心肺复苏简称CPR:
1.使患者平卧,站立或跪于患者右侧(左侧手法会相应变化)。
2.将患者颈部抬升(或下颌),开放气道。
3.右手食指与中指并拢,手掌垂直,以中指指端放在患者右侧肋缘(肋骨下边缘)向胸口沿肋骨边缘划到胸骨剑突处(两侧肋骨在胸部的交接点)停止,手掌顺势放平,左手手掌贴右手食指以掌跟压在胸骨柄(两侧肋骨在胸部交接处)。
4.右手掌抽出,以掌跟压于右手背接近腕部,右手手指抓扣左手手指握紧,左手手指保持伸展。
5.手臂绷直(手肘不可弯曲)与手掌成90度垂直。肩部内收加紧。
6.垂直按压胸骨,力度适中(根据患者胸部张力大小),向下按压大约3-5cm左右,如患者为老者保持在3cm左右不可用力太大以免肋骨折断。
7.按压后应立即放松,保持按压姿势不变,每分钟80下左右。如出现偏移,需重第一部重新开始定位。
8.按压几分钟要观察患者是否已经恢复自主呼吸!
9.国际卫生组织新的CPR规则中注重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被放到其次,在无条件时人工呼吸可减少。如果现场条件允许(有两名施救者)每分钟可以进行人工呼吸3-4次。在进行人工呼吸时按压停止。就是按十几下吹一两下气。
10.人工呼吸步骤:将患者平卧,颈部抬升,开放气道(观察口腔内是否有堵塞物,若有,要先清理)施救者站立或跪于患者左侧(右侧侧相应改变手法),左手开放患者口腔,右手捏住患者鼻翼关闭鼻腔通道。深吸气后立即对患者口对口用力吹气(若现场条件允许应在患者口唇部铺一层纱布或其他透气织物)。吹气完毕后,施救者呼吸一次(正常速度,以免施救者发生呼吸性酸中毒)。如此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