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盆腔内低回声包块是否严重,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包块的性质进行综合考虑。出现该症状,可能是盆腔炎、宫外孕、黄体囊肿、巧克力囊肿、卵巢癌等原因导致的。
1、盆腔炎
如果患者不注意个人卫生,导致细菌上行,诱发盆腔炎,可能会使盆腔部位出现炎症性包块,并伴随下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出血等症状,这种情况并不严重,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拉定胶囊等,同时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用温水清洗外阴。
2、宫外孕
宫外孕通常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可能与输卵管炎、输卵管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停经、阴道流血、腹痛等症状。宫外孕属于一种异位妊娠,如果患者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包块破裂,甚至出现大出血的情况,一般是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如输卵管切除术等。
3、黄体囊肿
黄体囊肿是指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可表现为盆腔内低回声包块。这种情况通常是生理性的,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通常在月经后会自然消失。
4、巧克力囊肿
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病变,是由于异位的子宫内膜在卵巢内生长,随着月经周期而出血,形成存在陈旧性积血的囊肿。患者可能会出现痛经、月经异常、不孕等症状。这种情况一般是比较严重的,建议患者可以去正规的医院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如腹腔镜手术等。
5、卵巢癌
卵巢癌是指发生在卵巢上的恶性肿瘤,通常是由于遗传、激素异常等原因引起的。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盆腔内包块、腹胀、腹痛等症状,通过B超检查可能会出现低回声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配合化疗、放疗等方式进行联合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盆腔内低回声包块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可以通过妇科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