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患者在输液后出现疼痛可能与药物作用效果有限、病情加重有关,也可能与药物不良反应、继发感染以及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1.药物作用效果有限:如果肾结石体积较大或者存在较多结石,并且对输注的药物不耐受,则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从而引起疼痛症状。此时需要增加药量或者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2.病情加重:若肾结石输液期间饮食不当,如大量进食高嘌呤食物,则可能会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进而诱发明显不适感。因此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饮食,避免摄入过多高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等。
3.药物不良反应:部分患者使用排石颗粒、尿石通丸等药物时可产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严重者还可伴有头晕、头痛等症状。必要时需遵医嘱停用相关药物,并选择其他方法治疗。
4.继发感染:由于结石刺激等原因,可导致局部发生炎症反应,当输注抗生素类药物后不能有效控制感染,则会出现疼痛的症状。一般还会伴随发热、寒战等情况,可以配合医生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止痛。
5.过敏反应:对于输注某些特定药物的人群而言,在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等不适症状,甚至会加重原有疾病。对此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遵医嘱应用盐酸西替利嗪片、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药物缓解。
除上述情况外,还可能是输液速度过快、操作不当所致。若无法忍受疼痛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并遵照医嘱调整用药方案。同时做好个人护理,多喝水促进排出,促使疾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