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出现吃药还起湿疹的情况可能是由于药物过敏、接触性皮炎、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或者神经性皮炎等因素导致。建议及时去医院的皮肤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
1.药物过敏:如果对某种药物成分过敏,则可能会引起变态反应,从而诱发湿疹。此时需要立即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组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如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等。
2.接触性皮炎:通常是由于接触化学物质刺激所引发的一种皮肤炎症性疾病,若用药不当则可加重病情,表现为局部丘疱疹以及水疱等症状。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外用炉甘石洗剂、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进行缓解。
3.荨麻疹: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食物、药物、感染以及物理因素刺激等,会导致全身出现风团和血管性水肿,也会伴随瘙痒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卤米松乳膏等药物进行涂抹。
4.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可能与遗传、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会出现红斑、丘疹、糜烂及渗出等现象。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5.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以阵发性瘙痒和皮肤苔藓化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炎症,常因精神紧张、生活节奏过快、内分泌失调等原因而诱发或加重。此时需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也可通过紫外线照射疗法来改善。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衣物,尽量穿宽松棉质的衣服。同时还要注意多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尽量减少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