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孩子血小板高多考虑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缺铁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生理性因素
如果孩子平时经常进行剧烈运动,可能会使血液浓缩,从而出现血小板升高的现象。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可以不用过分担心,也不需要特殊治疗。
2、缺铁性贫血
如果孩子平时摄入的营养元素不足,可能会导致机体缺乏铁元素,从而诱发缺铁性贫血,会使血液中的血小板含量升高。患儿可以多吃含铁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菠菜等,也可遵医嘱口服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药物进行改善。
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如果受到电离辐射,可能会导致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从而诱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会使血液中的白细胞异常增多,从而出现血小板升高的现象。患儿可以遵医嘱使用伊马替尼、尼洛替尼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必要时,患儿也可以通过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如果孩子经常接触苯以及含有苯的有机溶剂,可能会导致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从而诱发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会导致血液中的红细胞异常增多,从而出现血小板升高的现象。患儿可以遵医嘱服用羟基脲片、双嘧达莫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如果受到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反应性增生,从而诱发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会使血液中的血小板异常增多,从而出现血小板升高的现象。患儿可以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儿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