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一般是指足跟。足跟裂开、出血了又痛又痒可能是皮肤干燥缺水引起的,也有可能是湿疹、足癣、鸡眼、皲裂等疾病导致的。
1.皮肤干燥缺水:如果平时饮水量过少或者所处环境过于干燥,可能会使局部水分流失过多,从而出现上述症状。可以通过多喝水的方式进行缓解,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西红柿等。
2.湿疹:由于长时间穿不透气的鞋子,会使脚部受到汗液刺激,从而诱发湿疹的情况,也会引起上述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保持患处清洁卫生,避免用手抓挠。
3.足癣:通常是感染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致病性真菌引起的浅表皮肤真菌感染性疾病,通常会导致足底部位出现脱皮、瘙痒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伴有疼痛的现象。患者可遵医嘱外用抗真菌药膏涂抹,如硝酸咪康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等,必要时还可口服伊曲康唑胶囊、盐酸特比萘芬片等药物辅助改善。
4.鸡眼:一般是长期摩擦和受压造成的角质层增生,会在足底部位形成淡黄色或深黄色的斑块,并且会伴随剧烈疼痛的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尿素软膏、水杨酸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激光、冷冻等方式去除鸡眼。
5.皲裂:通常是由于长期干冷空气的刺激,或者是过度清洗等因素,导致足跟部位的皮肤出现了损伤,就会造成上述现象。建议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保暖措施,出门时及时添加衣物,以免加重病情。另外,还可以通过红外线照射的方式进行处理。
除此之外,还可能与掌跖脓疱病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再进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