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传染性疾病和传播性疾病的区别在于定义、病因、症状、治疗方式、危害性等方面。
1、定义
传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常见的有流行性感冒、风疹、艾滋病等。而传播性疾病是指由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等。
2、病因
传染性疾病是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而传播性疾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艾滋病、结核病等。
3、症状
传染性疾病的症状一般比较明显,容易出现发热、乏力、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会伴随淋巴结肿大、皮肤瘙痒等情况。而传播性疾病的症状一般不明显,可能会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症状,还可能会伴随腹泻、呕吐等情况。
4、治疗方式
如果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以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片、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果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可以遵医嘱使用伊曲康唑胶囊、氟康唑胶囊等药物进行抗真菌治疗。
5、危害性
传染性疾病一般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的情况。而传播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周围人群感染,从而危害到周围人群的身体健康。
建议患者平时要避免不洁的性生活,避免与他人共用私人物品,如浴巾、浴缸等,以免引起交叉感染的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了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