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是一种将药物通过肛门注入肠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常用于肠套叠、肠梗阻等疾病。灌肠的操作过程包括摆放体位、清洁灌肠、消毒、插入肛门、拔出肛管等。
1、摆放体位
医生会让患者采取左侧卧位,并将臀部抬高,这样有利于肛门部位的药物以及肠道内的粪便流入到结肠内,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2、清洁灌肠
清洁灌肠需要将灌肠液注入到肠道内,灌肠液不可以使用热水,以免导致药物失效,在灌肠的时候要注意力度,不可以用力过大,以免对肠道黏膜造成损伤。灌肠结束以后,患者需要采取侧卧位,防止灌肠液流出体外。
3、消毒
在进行消毒时,需要使用一次性的橡胶手套,并且要将手套进行消毒,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4、插入肛门
在插入肛门时,需要将手指的指甲部位剪短,并且要注意食指和肛门部位的润滑,缓慢插入肛门。
5、拔出肛管
最后,需要将灌肠液注入到肠道内,灌肠液不可以使用热水,以免导致药物失效,在灌肠结束以后,需要将肛管拔出,这一过程需要的时间比较长。
灌肠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保留灌肠等。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灌肠,以免操作不当,引起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