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抗抑郁药物后出现嗜睡症状属于常见现象。多数情况下与药物副作用有关,如西酞普兰、盐酸舍曲林等,建议及时就诊于精神科,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
1.米氮平: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作用机制是阻断多巴胺受体和血清素受体,可用于治疗轻度至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痴呆症状,也可用于成人伴有焦虑或者疼痛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该药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嗜睡、头晕、疲劳以及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
2.安非他酮:为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适用于治疗成年季节性和社交抑郁症。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失眠、头痛、食欲增加及心率加快等,长期应用可引起嗜睡。
3.氟伏沙明: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强迫症和抑郁症。该药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厌食、腹泻、头晕、头痛、失眠、嗜睡、肌无力等症状。
4.文拉法辛:为一种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具有一定的镇静催眠效果,临床上常用来缓解神经衰弱症、焦虑症、原发性高血压、周围神经痛等疾病所引起的睡眠障碍。但部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嗜睡、乏力、头晕目眩、尿潴留、直立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5.氯丙咪嗪:为吩噻嗪衍生物,能阻滞中枢神经系统对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并增强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作用,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该药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疲乏、注意力不集中、激动不安、兴奋、失眠、嗜睡、视力模糊、恶心、口干、便秘等。
此外,马来酸氟伏沙明胶囊也存在上述情况,需遵医嘱进行针对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