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出现床上睡了身上起疙瘩、痒的情况,可能是由于床单不干净引起,也有可能是荨麻疹、湿疹、疥疮等疾病导致。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明确诊断。
1.床单不干净:如果个人卫生较差,长期未更换床单,且床单材质粗糙,可能会刺激皮肤,从而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丘疹、瘙痒等症状。此时应及时清洗床单,并使用开水烫洗,以去除细菌和螨虫,缓解不适症状。
2.荨麻疹:通常是由于接触动物皮毛、花粉等物质所致,会导致机体产生变态反应,使肥大细胞活化并释放组胺类介质,引起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加,造成床铺上睡觉时出现小疙瘩以及瘙痒的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应用炉甘石洗剂进行止痒治疗,也可口服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等药物进行抗炎、抗组织胺处理。
3.湿疹:多与遗传因素有关,当致病菌入侵身体后,容易诱发此病,致使局部发生炎性病变,使得皮肤屏障受损,引起丘疱疹、水疱等不适现象,还可能伴有红斑、糜烂等情况。若长时间待在床上,则可能导致病情加重,进而表现出上述情况。对此应听从医生指导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药物来改善。
4.疥疮:通常是由疥螨寄生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疥螨会侵袭人体表皮层,而且还会叮咬皮肤,继而导致皮肤损害,如针头大小的丘疹、丘疱疹等,并伴随剧烈瘙痒的现象。对此需配合医生使用硫磺软膏进行涂抹,同时还要注意个人卫生清洁,勤换洗衣物。
5.其他原因:此外,若自身属于易过敏体质,对床单上的尘螨等物质存在过敏反应,也会引发此类情况。此时需要立即脱离过敏原,必要时可以遵医嘱服用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盐酸左西替利嗪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还应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