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不好可以按摩太冲穴、章门穴、期门穴、内关穴、阳陵泉穴等。
1、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部,在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具有平肝息风、清热利湿等功效,临床上主要适用于肝火旺盛、肝阳上亢等引起的头痛、眩晕等症状。因此,适当按摩太冲穴可以缓解肝不好的情况。
2、章门穴
章门穴位于侧腹部,在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等功效,临床上主要适用于肝气不舒引起的两胁疼痛、乳房胀痛等症状。因此,按摩章门穴可以缓解肝不好的情况。
3、期门穴
期门穴位于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具有疏肝理气、调理冲任等功效,临床上主要适用于肝气郁结引起的两胁疼痛、乳房胀痛等症状。因此,按摩期门穴可以缓解肝不好的情况。
4、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功效,临床上主要适用于肝气不舒引起的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因此,按摩内关穴可以缓解肝不好的情况。
5、阳陵泉穴
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患者可以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右手或左手食指和中指放在右侧阳陵泉穴上,适当用力按揉,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可缓解肝不好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穴位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由于操作不当而出现意外损伤。另外,若患者通过按摩穴位的方式,病情没有得到缓解,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