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五味子片的副作用

2023-09-22350人阅读

参芪五味子片的副作用尚不明确,但部分患者在服用后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等。

参芪五味子片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是南五味子、黄芪、党参、炒酸枣仁等,具有健脾益气、养心安神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气血不足、心脾两虚所引起的不适症状,比如失眠多梦、心悸、气短等。如果患者在服用时没有遵医嘱,私自加大药量,可能会刺激胃肠道,从而出现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

如果患者属于过敏体质,并且对该药物中的成分过敏,在服用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比如皮肤瘙痒、红肿等。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停止用药,并及时就医治疗。

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不可盲目用药,以免因用药不当造成不良后果。在服用药物期间要注意合理膳食,避免吃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物吸收。如果患者用药期间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参芪五味子片
参芪五味子片的主要成分及功效?

参芪五味子片的主要成份为南五味子、党参、黄芪、酸枣仁(炒);辅料:淀粉、糖粉、滑石粉。具有健脾益气,宁心安神等功效。

五味子──华中五味子。别名:南五味子、香苏、红铃子。五味子具有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等功效。用于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现代研究,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甾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

黄芪,又名黄耆,为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植物黄芪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中药材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酸枣仁确实有一定的安神作用,对部分失眠病人效果还是不错的,但不是对所有的人群都有效,失眠常见的原因有焦虑症,糖尿病,甲亢,精神压力过重,脑神经衰弱等,酸枣仁对精神压力过重和脑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效果比较好,对焦虑症引起的有一定作用,对糖尿病和甲亢引起的则效果比较差,需要注意先鉴别失眠的原因。
参芪五味子片

参芪五味子片属于中成药,主要成分有南五味子、黄芪、党参、炒酸枣仁、枸杞子,具有健脾益气、养心安神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气血不足、心脾两虚所致的失眠、多梦、心悸、气短乏力、食少、腰膝酸软等病症。

1、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经,具有敛肺固表、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久咳虚喘、自汗、盗汗、遗精、滑精、久泻不止、津伤口渴、消渴、心悸失眠等病症。

2、黄芪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敛疮生肌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内热消渴、血虚萎黄、气虚衰弱、痹痛麻木、痈疽难溃等病症。

3、党参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健脾益肺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脾胃虚弱、肺虚喘咳、气血不足、津伤口渴、血虚体弱、肢倦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内热消渴、气血亏虚、心悸失眠等病症。

4、炒酸枣仁

炒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归心、肝、胆经,具有养心益肝、安神敛汗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等病症。

5、枸杞子

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具有滋肾润肺、补肝明目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等病症。

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避免自行服用,以免出现不适症状。在服药期间,患者应避免食用辣椒、芥末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如果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