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不化气、腹胀的病因较多,可能与饮食不当、脾胃虚弱、肝郁气滞、肝脾两虚以及痰浊内停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在中医大夫辨证下明确具体原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1.饮食不当:如果经常暴饮暴食或者吃过多油腻性食物,如肥肉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情况,从而引起水谷不得运化,会出现腹部胀满的症状,并且由于水湿内停不能下达,则会表现为身体浮肿的现象。此时需要遵医嘱应用健胃消食片调理胃肠功能,同时配合服用二妙丸治疗。
2.脾胃虚弱:主要由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劳倦伤脾所致,也会因脾气不足以推动和温煦机体而致阳虚,进而影响肾脏的功能,导致水液代谢失常,出现尿少、水肿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等药物治疗。
3.肝郁气滞:多是情志因素所导致,比如长期抑郁、心情不好等,会导致肝疏泄异常,造成体内气机失调,还会导致体内的津液无法正常排出,所以会造成小便短少、肢体浮肿、食欲下降、腹部胀满等情况发生。通常可以遵医嘱口服逍遥丸、木香顺气丸等药物治疗。
4.肝脾两虚:是指肝和脾两个脏腑都存在虚寒现象,可能是劳累过度、久病等原因引起的,患病以后容易导致肝脏失去濡养,而且还会导致脾脏失去滋养,会影响正常的排湿功能,因此会引起大便溏稀、形体羸瘦、四肢乏力、腹胀、纳差、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一般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四味五灵胶囊、补中益气丸等药物治疗。
5.痰浊内停:通常是外感风邪、饮食不当等因素导致人体正气受损,使肺的通调卫表及利窍作用减退,不能正常地发挥其肃降之功,以致水道失职,出现头目眩晕、面目浮肿、胸闷泛恶、纳呆腹胀等症状。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实脾饮合参苓白术散加减、苓桂术甘汤等药物治疗。
此外,还可能为气血瘀阻、心阳不振等因素引发上述症状,需前往中医科诊治。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品,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