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脂肪肝艾灸可以选择中脘穴、天枢穴、期门穴、太冲穴、三阴交穴等穴位。
1、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点,艾灸中脘穴可以起到温中散寒、和胃降逆、消食导滞的作用,对于脂肪肝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天枢穴
天枢穴在肚脐两侧两寸处,可以起到调理脾胃、理气止痛的作用,能够辅助治疗腹痛、腹胀、便秘等症状,对于脂肪肝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期门穴
期门穴在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可以起到疏肝理气、调理冲任的作用,能够辅助治疗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症状,对于脂肪肝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部,在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可以起到平肝息风、清热利湿的作用,能够辅助治疗肝火旺盛、月经不调等症状,对于脂肪肝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5、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具有健脾祛湿、调经止带的作用,可以辅助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症状,对于脂肪肝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艾灸只能起到辅助治疗脂肪肝的作用,患者还需要同时配合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等方式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平时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如肥肉、巧克力等,以免加重脂肪肝的情况。同时,患者还可以适当进行跑步、游泳等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脂肪代谢,改善脂肪肝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