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现盆腔积液、宫腔积液的情况,可能是正常现象,也有可能是由于感染、子宫内膜炎、黄体破裂等导致。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正常现象:在产后的恢复期间,女性的身体比较虚弱,抵抗力较低,如果过早同房或者有妇科手术史,可能会引起盆腔积液和宫腔积液的现象发生。如果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处理,注意休息即可。
2.感染:若是在坐月子期间没有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或者是过早的发生性生活,容易使病原菌入侵机体而造成感染,从而诱发上述情况,并伴有腹部疼痛、白带异常等症状。此时需要遵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
3.子宫内膜炎:通常是分娩损伤以及经期卫生不良等因素所引起,会导致患者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体温升高、寒战、头痛等不适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青霉素V钾颗粒、罗红霉素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黄体破裂:可能与外伤、卵巢充血及囊壁薄等因素有关,会造成下腹突发剧痛,同时还会伴随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大量出汗等表现。可以遵医嘱应用止血剂进行治疗,比如氨甲环酸注射液等,出血严重时则需通过手术方法进行修补。
5.其他原因:还可能与输卵管积水、盆腔肿瘤等疾病因素有关,也会出现此类情况,可前往医院明确诊断。如果是输卵管积水所致,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例如阿奇霉素片、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等,必要时可通过手术方法进行根治。
此外,还可能与肝硬化、肝癌等原因相关,应积极就医检查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衣裤,避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