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2023-11-15380人阅读

高粱的营养价值主要在于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此外,高粱还富含铁、锌、镁等多种微量元素。

高粱的功效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促进消化:高粱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增加肠道蠕动,有助于预防便秘和其他相关疾病的发生。

2.增强免疫力:高粱中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帮助身体抵御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并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

3.降低胆固醇:高粱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帮助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4.保护视力:高粱中的花青素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物质,可以保护眼睛免受自由基的损害,同时还可以改善视觉敏锐度。

5.缓解疲劳:高粱中的氨基酸和多种营养成分能够提供能量,有助于缓解疲劳感。

总之,高粱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多重功效,在日常饮食中适当摄入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说说高粱的营养价值
我国高粱基本情况概述



  高粱属有40余种,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高粱起源于非洲,公元前2000年已传到埃及、印度,后入中国栽培。主产国有美国、阿根廷、墨西哥、苏丹、尼日利亚、印度和中国。





  高粱是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按其用途可分为四类:食用高粱、糖用高粱、饲用高粱和帚用高粱。据营养学家分析,高粱的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含量为8.2%,糖7.8%,脂肪2.2%,还有维生素B1、B2等。



  我国主要高粱种植区为西北、东北和华北,播种面积约占全国高粱总面积的2/3,尤其是东北高粱,早已闻名世界,有“亚洲红米”之称。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高粱生产国和出口国。过去五年里,我国高粱主要出口目的国和地区包括日本、韩国和我国的台湾省。



  高粱的消费领域集中在三方面:食用消费、酒用消费、饲料消费。在美国多达12%的高粱用来生产乙醇及其他各种合成品。随着我国政府对可再生生物能源的日益重视,未来高粱在这方面的需求有望增加。



  当用于作物轮种计划,特别是与棉花和小麦轮种时,高粱具有突出的优势,它具有高产潜力,高粱是最耐旱的在种的禾谷类作物之一,是很好的补种作物和救荒作物。



  我国高粱生产形势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粱播种面积呈现逐年向下调减的趋势,最近三年来高粱种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主要原因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膳食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人们食用高粱的数量呈现稳步下降态势;随着白酒消费量的逐渐减少,酿酒用高粱需求也呈现逐年递减态势;受国际贸易变化的影响,尤其是日本进口数量锐减,我国的高粱出口也呈现逐年减少态势。



  从2001年开始,我国高粱种植面积逐渐增长,2002年我国高粱播种面积为84.3万公顷,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与此同时,2002年我国高粱产量创下了332万吨的纪录。2005年播种面积下降到57万公顷,比2002年播种面积减少了27.3万公顷。2005年我国高粱产量下降为255万吨,比2002年减少77万吨。



  东北三省一区是我国高粱的主产省份,2005年东北三省一区的高粱产量为176万吨,约占全国高粱总产量的69%。





  预计2006年我国高粱播种面积和产量总体基本稳定,但是各省区高粱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中,辽宁、吉林播种面积较上年减少,山西、黑龙江、内蒙古较上年增加。尤其是山西、内蒙古播种面积增幅较大,预计2006年山西省将达到5.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42.5%;内蒙古将达到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2.2%。



  预计2006年我国高粱播种面积为59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1万公顷;预计2006年我国高粱产量将达到258万吨,比2005年增加1.4%。其中,东北三省一区高粱产量将达到172万吨,约占全国高粱总产量的67%。



  我国高粱主要外销市场



  随着亚洲国家进口需求逐渐减弱,我国高粱出口市场逐渐缩小,2000年以来,我国高粱出口数量变化较大。2003年我国出口高粱10.9万吨,2004年出口高粱14.8万吨,但是2005年我国出口高粱数量大幅减少,当年出口数量只有2.4万吨。2006年1~8月份高粱出口数量为1.7万吨,预计全年出口数量和去年基本持平,仍处于较低水平。



  受美国高粱出口数量增加的影响,美国高品质低价竞争对我国高粱出口造成一定冲击,但我国高粱质量优势以及相比美国的运距优势,使得我国高粱在国际市场依然具有一定竞争能力,尤其在传统东亚市场仍能够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



  目前我国高粱出口目的国几地区数量只有18个左右,今年东亚地区的高粱进口需求依然萎靡,尤其是日本进口数量出现萎缩,是直接导致我国高粱近两年来出口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2004年我国仅向日本出口的高粱数量就达到12万吨。



  2003年我国出口到日本、韩国及我国的台湾省的高粱数量为10.5万吨,约占全年总出口数量的96%,其中向日本出口数量为6.7万吨,约占全年总出口数量的61%;2004年向上述三地的出口数量为14.7万吨,约占全年总出口数量的99%。其中日本为12.1万吨,约占全年总出口数量的82%;2005年向上述三地的出口数量为2.37万吨,约占全年总出口数量的99%,其中台湾省为1.9万吨,约占全年总出口数量的79%;2006年1~8月份向上述三地的出口数量为1.6万吨,约占全年总出口数量的94%,其中台湾省为1.3万吨,约占全年总出口数量的76%。



  我国高粱主要出口省份



  我国高粱大多经过锦州港口和天津港口出口。东北地区各省份是我国高粱传统出口地区,其中辽宁省是历年来出口数量最多的省份。



  2003年我国的辽宁、吉林、河北三省高粱合计出口数量为10万吨,约占全年总出口数量的92%,其中辽宁省为7.5万吨,约占全年总出口数量的69%;2004年上述三省合计出口数量为14.2万吨,约占全年总出口数量的96%,其中辽宁省为12.9万吨,约占全年总出口数量的87%。



  2005年辽宁、天津、吉林三省市合计出口数量为2万吨,约占总出口数量的83%,其中辽宁省为1.4万吨,约占全年总出口数量的58%;2006年1~8月份上述三省市合计出口数量为1.6万吨,约占总出口数量的94%,其中辽宁省为1.1万吨,约占全年总出口数量的65%。



  近几年我国高粱年均出口价格整体呈现逐步回升走势。2005年我国高粱出口价格在233美元/吨左右。据海关统计,2006年1~8月份,我国高粱平均出口价格为241美元/吨,比2005年上涨3%。



  我国高粱市场价格走势



  以国内辽宁黑山地区高粱出库价、吉林洮南地区高粱出库价、四川成都地区辽宁产红高粱、内蒙古产白高粱入库价为例,可以看出,2005/2006年度国内高粱市场价格走势基本保持稳定。



  由于2003~2004年连续两年我国高粱大批量出口,但是高粱产量却在较低水平,导致2005年国内高粱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一直保持高位运行;同时2005~2006年高粱出口数量大幅减少,产量也出现恢复性增长,国内高粱市场价格也从高位逐步回落,并保持基本稳定的走势。



  2005年8~12月份我国高粱价格高开低走。2005年高粱产量出现恢复性增长,销区客户收购心态不急,所以收购市场不温不火;农民卖跌不卖涨心理严重,惜售心理减弱使得价格下滑。



  2006年1~3月份高粱价格略有上扬。由于年前酒厂备货以及多元主体入市收购,使得市场成交较为活跃;加之运费上涨,使得高粱价格小幅走高。



  2006年3~5月份高粱价格平稳。由于年前各大酒厂备货充足,畜禽养殖业低迷,补栏积极性不高,饲料需求不旺,使得市场交易平淡,供需平衡,价格平稳。



  2006年6~8月份高粱价格小幅上涨。酒厂年前备货已消耗得差不多,畜禽养殖业也略有恢复,需求略微加大,5月份市场价格出现小幅上扬。



  2006年8~9月份高粱价格保持稳定。由于夏季出酒率低,酒厂夏季一般都停产检修,因此对高粱的需求量降低。但是高粱价格并未因此下滑,一直比较稳定坚挺。产地对今年高粱减产预期较强,使得囤货心理增强,囤货行为普遍。因此支持高粱价格在需求不是很旺的情况下保持稳定。



  由于去年同期高粱价格较好,所以很多收购商囤了一些货,现在新粮即将上市,高粱市场又不在购销旺季,市场交易十分清淡,部分收购商着急要腾出库容和收回被占用的资金,所以急于卖出现有的高粱,使得价格略有下滑,目前市场需求一般,交易清淡。



  目前,黑龙江肇州县高粱的出货价格为每吨(下同)1160~1190元,双城市韩甸粮库红高粱出货价为1100元。



  内蒙古科左中旗地区高粱出货价为1180~1200元,赤峰地区出货价为1110~1140元,通辽地区收购商的出货价为1200~1220元,开鲁地区收购商的出货价为1140~1180元。



  吉林农安、洮南地区高粱收购商出货价为1180~1200元,长岭地区出货价为1160~1180元。



  辽宁建平县高粱收购商的出货价为1200~1240元,黑山地区容重在750以上的红高粱收购商出货价为1440元,阜新地区高粱贸易商的出货价为1200~1260元。



  我国高粱市场供需关系



  从我国高粱产需情况看,2005/2006年度我国高粱产量小于需求量,但考虑上年结转库存情况,高粱市场供求关系基本保持紧平衡状态,供需关系决定市场价格,从2005/2006年度市场价格走势也可以看出,高粱市场价格走势基本保持平稳,2006/2007年度国内高粱市场产需之间的缺口大幅缩小,供求关系进一步趋于好转。



  通过以上分析,考虑到其他农产品比价效应等因素影响,由于2006/2007年度我国高粱供需关系基本平衡,2006/2007年度我国高粱市场价格仍然会保持平稳运行走势,不具备大幅波动的条件,预计吉林地区粮食部门国标三等高粱平均车板价格会在1200~1300元/吨区间变动,四川成都地区三等高粱平均批发价格将在1500~1650元/吨区间变动,均比上年度价格整体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