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殷门的准确位置和作用

殷门一般指殷门穴。该穴位位于膝盖后方,属于犊鼻穴与内膝眼之间连线的中点。

殷门穴具有健脾补肾、通络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腰背疼痛、下肢痿痹等病症。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针灸或者按摩殷门穴,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缓解肌肉僵硬的情况。此外还可以改善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多梦、头晕耳鸣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禁止针灸殷门穴,以免引起流产的情况发生。另外,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则需要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艾灸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常用的艾灸主穴包括承山穴、昆仑穴、风市穴、血海穴等。

除此之外,建议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及重体力劳动,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或者是紧张。若出现其他不适症状时,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2023-12-11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腰俞的准确位置和作用
腰俞位于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具有舒筋活络、调理冲任二脉、治疗腰痛、治疗月经不调以及治疗带下病等功效。使用时注意避免过度刺激该穴位,如有需要应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 1.舒筋活络 舒筋活络是因为腰俞穴位于督脉上,通过刺激该穴位可以调节气血运行,缓解肌肉紧张。可选择按摩、针灸等方式进行改善。每次取适量风油精滴于穴位处并顺时针轻柔按揉3-5分钟。 2.调理冲任二脉 调理冲任二脉是由于腰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之一,具有疏通经络的作用,而冲任二脉与督脉相连,因此能够起到一定的调理效果。对于月经不调等病症的患者而言,可通过艾灸的方式对腰俞穴进行热敷处理,以达到较好的疗效。 3.治疗腰痛 治疗腰痛主要是因为腰俞穴属于腰部穴位,经常受到寒凉侵袭或久坐不动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引起腰痛的症状发生。针对此类症状,可以通过适当休息来减轻压力,也可以采取红外线照射或者是微波疗法等方式来进行缓解。 4.治疗月经不调 治疗月经不调是因为腰俞穴属督脉,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所以能起到温补肾阳的作用,肾阳充足则阴血得以濡养。对于肾阳虚引起的月经不调,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对腰俞穴进行艾灸的方法来辅助调理。 5.治疗带下病 治疗带下病是因为腰俞穴位于督脉上,督脉总督诸阳经,而带脉约束纵行诸经,故刺之有调整全身功能的作用。若为湿邪所致,则需配合其他穴位共同施治,如中脘、三阴交等;若是脾虚导致者,则应加用足三里穴。 需要注意的是,在寻找腰俞穴时不可自行盲目操作,以免因定位不准造成不良后果。此外,若存在上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中府的准确位置和作用

中府一般是指中脘穴,中脘穴的准确位置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点,具有健脾和胃、理气降逆、宽胸利膈、宁心安神的作用。中脘穴可以治疗胃痛、腹胀、呕吐、呃逆、心悸、失眠等病症。

1、胃痛

胃痛是指上腹部的胃部疼痛,多由外感寒邪、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因素引起。患者可以通过按摩中脘穴,达到辅助治疗胃痛的效果。

2、腹胀

腹胀是指腹部胀满不适,多由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因素引起。患者可以通过按摩中脘穴,达到辅助治疗腹胀的效果。

3、呕吐

呕吐是指胃气上逆,迫使胃内容物从口吐出的病症,多由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因素引起。患者可以通过按摩中脘穴,达到辅助治疗呕吐的效果。

4、呃逆

呃逆是指以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患者可以通过按摩中脘穴,达到辅助治疗呃逆的效果。

5、心悸

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的病症,多由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因素引起。患者可以通过按摩中脘穴,达到辅助治疗心悸的效果。

6、失眠

中脘穴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通过按摩中脘穴,可以促进心脏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改善失眠的情况。

需要注意,上述穴位需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以免引起不适症状。若患者不适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