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对皮肤的危害

2023-12-22224人阅读

长期接触低剂量砷可引起慢性中毒。砷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如防护不当,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黏膜吸收而发生急性中毒。

1.刺激作用:大量砷蒸气吸入后可引起肺水肿,并有畏寒、呕吐、腹泻等表现;若继发感染,则出现谵妄、惊厥、昏迷等症状。严重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2.神经毒性:轻度中毒时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情绪不稳定、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心悸、胸闷、四肢麻木刺痛等。重度中毒则呈谵妄状态,伴有共济失调、肌阵挛、肢体痉挛、腱反射亢进、尿便障碍等。少数患者还可并发格林-巴利综合征(又称吉兰-巴雷综合征)。

3.溶血与肾脏损害:主要见于高浓度砷剂口服史,早期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水样泻,随后出现酱油色尿、黄疸、贫血、蛋白尿、管型尿、少尿或无尿等肾功能损害的表现。部分患者还可见到白细胞减少、肝大、皮疹、肌肉疼痛酸胀感等现象。

4.其他危害:砷化氢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损伤上呼吸道的纤毛上皮细胞,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诱发鼻咽癌、肺癌、膀胱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疾病的发生。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含砷物质,必要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果已经出现了上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铬对皮肤的危害
铬对皮肤的危害一般包括皮肤损伤、皮肤过敏、皮肤溃疡、皮肤色素沉着、皮肤癌等。 1、皮肤损伤 铬是一种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果患者长期接触铬,可能会导致皮肤受到损伤,出现皮肤瘙痒、皮肤红肿、皮肤干燥等症状。出现这种情况,患者可以使用流动的清水局部冲洗进行改善,也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硫酸镁溶液局部湿敷进行治疗。 2、皮肤过敏 如果患者属于过敏体质,并且对铬过敏,在接触铬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比如皮肤瘙痒、红肿、丘疹等,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此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抗组胺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氯雷他定片、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等,能够起到抗过敏的作用。 3、皮肤溃疡 如果患者长期接触铬,可能会导致皮肤黏膜受到损伤,从而引起皮肤溃疡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氯己定溶液、碘伏溶液等对患处进行消毒处理。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康复新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 4、皮肤色素沉着 如果患者长期接触铬,可能会导致体内铬元素过多,从而导致皮肤出现色素沉着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A酸乳膏、氢醌乳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 5、皮肤癌 如果患者长期接触铬,可能会导致铬元素在体内大量堆积,从而诱发皮肤癌,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建议患者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还可以通过放疗、化疗等方式进行联合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