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卵黄囊是什么

卵黄囊是胚胎发育的一个重要过程,是胚胎的正常生长发育的表现。卵黄囊壁由胚外内胚层和胚外中胚层形成。卵黄囊的壁由胚外内胚层和胚外中胚层形成。随着妊娠的进展,卵黄囊会逐渐增大,到了妊娠12周左右,卵黄囊壁会逐渐变薄,到了妊娠12周左右会逐渐消失。

如果在妊娠早期,孕妇进行超声检查时,发现宫腔内有卵黄囊,通常提示是正常的宫内妊娠。但是如果只有卵黄囊,没有胎芽、胎心,则可能是异常妊娠,如宫外孕、生化妊娠等。如果在妊娠早期发现只有卵黄囊,没有胎芽、胎心,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必要时需要进行清宫手术。

建议孕妇在妊娠期间注意饮食均衡,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芹菜等。同时,孕妇还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023-09-15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卵黄囊是什么
你好,对于卵黄囊是什么这个问题,卵黄囊(yolk sac) 胚胎发生体褶后,原肠则明显地分成胚内的原肠和胚外的卵黄囊,内包有大量的卵黄,卵黄囊的壁由胚外内胚层和胚外中胚层形成。位于胚体腹方包围在卵黄外的具有丰富血管的膜囊。与胚体中肠相通的紧缩部分称卵黄囊柄。囊壁是由内层的胚外内胚层和外层的胚外中胚层组成。爬行类和鸟类的卵富含卵黄,卵黄囊很大,有贮存、分解、吸收和输送营养物质的功能。随着胚体的增长,卵黄不断被消耗,卵黄囊逐渐萎缩,最终被吸收到体内,融合形成小肠的一部分。低等哺乳动物的卵富含卵黄,其卵黄囊相当发达;胎生哺乳动物的卵为少黄卵,其卵黄囊小且不含卵黄。人类正常妊娠时,卵黄囊大小从孕5周至11周随孕周增加而增大,孕12周以
卵黄囊是什么?
卵黄囊后缩小直至消失。人胚卵黄囊的发生也是重演系统发生的现象之一。人卵黄囊上的胚外中胚层在第3周便形成的许多血岛,它是胚胎最早形成血管和血细胞的部位,为早期胚胎(10周前)的造血场所,卵黄囊动、静脉将参与肠系膜动脉及肝门静脉的形成。由于原始生殖细胞最早也出现于卵黄囊壁,因而卵黄囊又是生殖细胞的最初发源地。卵黄囊也可出现于其他脊椎动物及软体动物头足类。
卵黄囊是什么?成熟滤泡在排卵后,即形成黄体。在血管形成期,血液流入黄体腔内(黄体血肿),故在正常状态下,黄体即为囊性,在病理情况下,若其直径为1.5--2.5cm,称囊性黄体;超过2.5cm则称黄体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