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检查都正常为什么有尿潜血

2023-09-01213人阅读

泌尿系统检查都正常但有尿潜血,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药物因素、膀胱炎、肾结石、肾小球肾炎等引起的。

1、生理性因素

如果在检查前进行了剧烈运动,或者是身体过度劳累,可能会导致尿液中存在少量红细胞,从而出现尿潜血的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通常在休息一段时间后,症状会逐渐得到缓解。

2、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能会导致尿液中存在少量红细胞,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停止服用抗凝药物,以免导致症状加重。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饮水,促进尿液排出,缓解不适症状。

3、膀胱炎

膀胱炎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结石、药物等因素引起的膀胱炎症。由于膀胱黏膜充血、水肿,患者会出现尿潜血的情况,还会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枸橼酸钾等药物碱化尿液,抑制膀胱炎症。

4、肾结石

肾结石主要是由于机体代谢异常、尿路梗阻等因素引起的肾脏疾病。由于结石会对肾脏造成刺激,引起肾脏黏膜损伤,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对于体积较小的结石,患者可以通过多喝水、多进行跳跃运动等方式,促进结石排出。对于体积较大的结石,则可以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5、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主要是由于感染、免疫等因素引起的肾小球疾病。由于肾小球过滤功能下降,患者会出现尿潜血的情况,还会伴有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氢氯噻嗪、呋塞米等利尿剂减轻水肿症状。同时,患者还可以遵医嘱使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要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泌尿系统检查?」
「泌尿系统检查?」泌尿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如果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如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一、体格检查 包括对双下肢和会阴部的触诊、叩诊以及望诊,观察是否存在水肿、包块、压痛、溃疡等情况,有助于初步判断疾病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 二、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可发现血细胞、蛋白、酮体、糖、白细胞、pH值、亚硝酸盐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可以辅助诊断多种疾病。比如尿中有较多红细胞,提示可能有出血性疾病或泌尿系结石;如果有较多蛋白质,提示可能存在肾小球肾炎;如果有酮体,则提示可能患有糖尿病;如果有较多白细胞,则提示存在感染性炎症等。 2.肾功能检测:主要包括肌酐、尿素氮测定,必要时还可进行中分子量蛋白测定、尿β2微球蛋白测定等,可用于评估患者的肾功能是否受损,是否存在肾衰竭的情况。 3.肝功能检测: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指标的测定,用于评价肝脏的功能状态,排除是否存在肝损害。 4.电解质检测:其中以钾离子最为重要,因为低钾血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而且容易被忽视。如果患者伴有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症状,需要警惕是否有低钾血症的风险。 5.肿瘤标志物检测:对于某些与泌尿系统相关的恶性肿瘤,如肾上腺皮质癌、肾母细胞瘤、嗜铬细胞瘤、黑色素瘤等,可以通过血液中的特定标志物变化来辅助诊断。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包括经腹部和经阴道超声两种,主要用于筛查泌尿系统的畸形病变,如多囊肾、肾积水、肾结石、肾盂占位病变、输尿管占位病变、膀胱占位病变等。 2.静脉尿路造影:为泌尿系检查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向静脉注射含碘水剂后,利用静脉注射药物后的排泄过程,显示泌尿系各部位的形态结构和动态变化,尤其适用于诊断肾动脉狭窄、慢性肾孟肾炎、膀胱憩室、神经源性膀胱、前列腺增生等疾病。 3.CT检查:CT检查分辨率高,不仅可以清晰地显示泌尿系全貌,还可以准确显示泌尿系内各种良、恶性占位病变,如肾结核钙化灶、肾盂、肾盏结石、膀胱肿物、前列腺增生等。 4.磁共振成像(MRI):MRI检查无射线损伤,组织对比度好,图像清晰,能清楚地显示泌尿系解剖结构,并且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如肾实质弥漫性改变、肾盂积水、膀胱黏膜异常血管等。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检查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检查项目,例如逆行性肾盂造影、静脉肾盂造影、经皮肾穿刺活检术、膀胱镜检查、输尿管镜检查等。由于上述仅列举了部分常用的检查,因此当怀疑自身患有相关疾病时,还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明确具体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