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术后化疗挂什么科

2023-11-27353人阅读

脑胶质瘤是颅内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手术切除彻底的患者,在进行放疗、化疗时可以到神经外科挂号就诊。但对于部分无法进行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则需要在神经内科或者肿瘤内科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1.神经外科:如果患者的胶质瘤体积较小,并且位于非功能区,如颞叶、额叶等部位,此时可以通过显微镜下开颅切除的方式将肿瘤完整地从正常脑组织上剥离下来,这时可以在术后再配合放疗、化疗等方式进一步巩固疗效。

2.神经内科:如果患者的胶质瘤体积较大,而且紧贴于重要的脑组织周围,比如小脑半球的星形细胞瘤,由于肿瘤与脑干、小脑等重要结构关系密切,通过显微镜难以辨别正常的脑组织以及肿瘤组织,所以不能够完全切除,只能行立体定向活检术,明确病理诊断后尽早开始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因此可以选择去神经内科挂号。

3.肿瘤内科:随着胶质瘤病情的发展,当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包括癫痫发作、肢体运动及感觉异常、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时,通常提示肿瘤已经向周围的脑组织浸润性生长,甚至压迫了脑池、脑室系统,导致脑积水而形成颅高压的表现,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适合再进行开颅手术治疗,而是应该先给予脱水剂改善高颅压状态,然后再考虑使用替莫唑胺胶囊、卡培他滨片等药物进行化疗,因此也可以选择前往肿瘤内科就医。

4.其他科室: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胶质瘤,如少枝胶质细胞瘤,可能还需要做基因检测,以判断是否适合靶向治疗,此时则需要前往医院相关科室进行相应咨询。

建议存在此类情况的患者及时前往医院的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肿瘤内科等相关科室就诊,完善头部CT、核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明确诊断,然后根据不同病因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脑胶质瘤的化疗药

脑胶质瘤的化疗药一般有卡莫司汀注射液、洛莫司汀胶囊、替莫西林胶囊、甲氨蝶呤片、环磷酰胺片等。

1.卡莫司汀注射液:卡莫司汀注射液是一种抗肿瘤药物,属于一种细胞毒性药物。该药物可以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从而起到杀死癌细胞的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疾病。

2.洛莫司汀胶囊:洛莫司汀胶囊也是一种抗肿瘤药物,主要成分为洛莫司汀,可用于治疗恶性淋巴瘤、睾丸癌、乳腺癌等疾病。

3.替莫西林胶囊:替莫西林胶囊的主要成分是替莫西林,具有抗菌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疾病。

4.甲氨蝶呤片:甲氨蝶呤片是一种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可以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断核酸的生物合成而发挥抗肿瘤作用,适用于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的治疗。

5.环磷酰胺片:环磷酰胺片是一种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减少抗体形成,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通常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疾病以及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等。

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进行治疗,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造成病情加重。如果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了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停药并就医治疗。

脑胶质瘤化疗时间

对于多数脑胶质瘤患者来说,在确诊后即可开始进行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而对于部分Ⅰ级的星形细胞瘤或者少枝胶质瘤,以及Ⅱ-Ⅳ级的星形细胞瘤和少枝胶质瘤,则需要先观察病情变化。

1.Ⅰ级:如Ⅰ级的星形细胞瘤和少枝胶质瘤,通常为良性肿瘤且生长较慢,甚至可能长期保持静止状态,此类情况可以考虑暂时不给予特殊处理,定期复查磁共振检查即可。

2.Ⅱ-Ⅳ级:如果经过病理学诊断属于Ⅱ-Ⅳ级的星形细胞瘤和少枝胶质瘤,此时肿瘤恶性程度较高,进展速度较快,若未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可能会在短期内出现恶化的情况。因此建议尽早配合医生使用替莫唑胺胶囊、注射用盐酸阿糖胞苷等药物进行化疗,从而抑制体内癌细胞的扩散与转移,并尽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3.放疗:而对Ⅲ-Ⅳ级的胶质母细胞瘤而言,由于其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故在接受手术切除之后还需要结合放疗的方式辅助性改善病情,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4.化疗:胶质瘤患者还可以遵医嘱采用顺铂、卡铂、洛莫司汀等化疗药物来杀灭体内的癌细胞,控制疾病发展。

5.其他方式:除上述两种方法外,还可采取免疫疗法、靶向疗法等方式来治疗该病。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治疗方法还需前往医院神经外科就诊,完善视诊、CT等检查后明确。同时还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