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皮脂腺囊肿俗称“粉瘤

皮脂腺囊肿俗称粉瘤,是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

皮脂腺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多见,好发于头面部和背部,其中以面部、胸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多见。囊肿呈圆形,位于皮内,并向皮肤表面突出,大小不等,与皮肤有粘连,硬度中等或有弹性,表面光滑,边界清晰。小的皮脂腺囊肿如米粒大小,大者可如花生米或鸡蛋状,生长缓慢,可有波动感,中心部位有凹陷。常为单发,偶见多发。

皮脂腺囊肿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手术时需要将囊壁完整切除,以防复发。当囊肿出现感染时,应先控制感染再进行手术。医生还可能会进行脓肿切开引流术、CO2激光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衣物,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护用品。同时还要注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食应注意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导致病情加重。

2023-09-15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囊肿建议:据所述情况皮脂腺囊肿一般需手术治疗,局部发红考虑有炎症,建议外用鱼石酯消炎膏,服用头孢拉定分散片皮脂腺囊肿俗称“粉瘤”,是指因皮脂腺导管阻塞后,腺体内因皮脂腺聚积而形成囊肿.这是最为多见的一种皮肤良性肿瘤,很多人都曾有过长粉瘤的经历,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的青年人. 意见建议: 手术是皮脂腺囊肿唯一的治疗方法.手术中可在与囊肿相连的皮肤,尤其是见到导管开口时,沿着皮纹方向设计梭形的皮肤切口,连同囊肿一起摘除.分离时应特别小心,囊壁很薄,应当尽量完整地摘除. 1.手术切除

一经确诊后,均应手术将囊肿完整摘除。手术是皮脂腺囊肿惟一的治疗方法。手术中可在与囊肿相连的皮肤,尤其是见到导管开口时,沿着皮纹方向设计梭形的皮肤切口,连同囊肿一起摘除。分离时应特别小心,囊壁很薄,应当尽量完整地摘除。如果残留囊壁,则易复发。如术前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则应首先控制炎症,再安排手术。

2.并发感染者

应予口服抗菌药(如增效联磺片、麦迪霉素等)及热敷等抗炎治疗,炎症消退后手术切除。瘢痕大者可整容治疗。为预防皮脂腺囊肿发生,应注意以下方面:

1.保持面部皮肤清洁,皮脂腺囊肿使皮脂腺开口通畅,利于分泌物排泄。

2.面部皮肤瘙痒时,皮脂腺囊肿不能任意抓挠,以免引起面部皮肤感染,破坏皮脂腺开口,导致皮脂腺分泌物潴留,促使皮脂腺囊肿形成。

3.不挤面部皮肤疖等
怎样遏制粉瘤(皮脂腺囊肿)的增长?
皮脂腺囊肿的治疗可以通过皮肤表面消毒、局部清创术、抗生素治疗、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等方法来遏制其增长。 1.皮肤表面消毒 通过使用含有碘伏、酒精等成分的消毒液对受损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适用于预防感染的情况。 2.局部清创术 利用无菌手术器械清除伤口周围坏死组织及异物,并可适当修剪过长毛发,以减少细菌污染机会。主要针对新形成但尚未完全成熟的粉刺样改变进行干预;对于已经成熟且有明显炎症反应者效果有限。 3.抗生素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类药物,能够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从而达到抗菌目的。此方法适合存在继发性感染者。使用时需注意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发生。 4.激光治疗 采用特定波长的激光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促使异常增生的组织萎缩、坏死脱落。该技术常用于表浅型皮脂腺囊肿的去除。术后可能会有一些轻微不适感,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即可自行恢复。 5.冷冻治疗 运用低温技术如液氮快速冷冻目标区域,导致其组织结构破坏而被机体自然吸收。主要用于体积较小且位置较深难以触及的皮脂腺囊肿。治疗后应注意保持患处清洁干燥以防感染。 患者应定期监测粉瘤大小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增长趋势。若采取上述措施后仍无法控制病情发展,则应及时就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接受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