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梢神经中医如何治疗

2023-09-19203人阅读

末梢神经一般指的是周围神经,通常情况下,周围神经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按摩、药物治疗、中药治疗、艾灸等,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针灸

针灸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也可以达到疏通经络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改善周围神经病引起的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

2、按摩

患者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达到缓解疲劳的效果,有助于改善不适症状。

3、药物治疗

如果是缺乏维生素引起的,患者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维生素B1片、维生素B6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造成的,患者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阿昔洛韦片、伐昔洛韦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甲钴胺片、谷维素片等药物进行处理。

4、中药治疗

周围神经病还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中药进行治疗,如天麻、钩藤、桑叶等,可起到舒筋通络、活血化瘀的作用,对改善症状有一定效果。

5、艾灸

艾灸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的作用,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善周围神经病引起的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末梢神经
末梢神经;周围神经的纤维终未部分终止于其他组织中所形成的特有结构,称为神经末梢(nerve ending)。按其功能,神经末梢可分为两类:即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


末梢神经炎:
概述
末梢神经炎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多发性末梢神经损害的总称,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故亦称多发性神经炎或多发性周围神经炎。

症状
本病由于病因不同,起病可急可缓。主要临床表现为以肢体远端为著的对称性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且常以下肢较重。
一、感觉障碍:
初期常以指(或趾)端烧灼、疼痛、发麻等感觉异常或感觉过敏等刺激症状为著,逐渐出现感觉减退乃至消失。感觉障碍的分布呈手套或袜套式。少数病人可有深感觉障碍。腓肠肌等处常有压痛。
二、运动障碍:
表现为肌力减退、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个别病因(如呋喃西林)所致者反射可活跃。久病后可有肌萎缩。
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肢端皮肤发凉、苍白、潮红或轻度发绀,少汗或多汗,皮干变薄变嫩或粗糙,指(趾)甲失去正常光泽、角化增强等。
由于病因不同上述三组症状表现可有差异。如由呋喃西林类中毒、砷中毒等引起者,疼痛常较剧烈;糖尿病引起者有时肌萎缩较显。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也不一致,轻者可仅有肢端疼痛、麻木而无感觉缺失或运动障碍,重者也可有肢体瘫痪。预后一般较好。恢复多从肢体远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