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药物伤肾后怎么补救

药物伤肾后患者可以通过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服用药物、日常调理、透析等方式进行补救。

1、多喝水

如果患者在服用药物时没有遵医嘱,可能会对肾脏造成损伤,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等不适症状。如果症状比较轻微,可以通过多喝水的方式进行改善,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药物的排出。

2、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患者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比如苹果、香蕉、菠菜、芹菜等,能够补充身体当中所需要的维生素,而且还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药物的排出。

3、服用药物

如果患者出现了不适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保护肾脏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百灵胶囊、金水宝胶囊等。

4、日常调理

患者还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健康,尽量吃清淡类的食物,也可以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但是不建议吃辣椒等刺激性的食物,也不可以吃生冷寒凉类的食物。

5、透析

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通过上述治疗无法得到改善,还需要及时去医院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方式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过量服用具有肾毒性的药物,以免引起肾脏损伤的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23-09-19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药物损伤肾表现
药物损伤肾可能表现为尿量减少、尿色改变、尿液浑浊、尿频、水肿等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评估肾脏损伤的程度并接受适当治疗。 1.尿量减少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肾脏血流量不足,影响到肾小球过滤功能,从而引起尿量减少。正常人每天排尿次数为4-6次,每次尿量约为300ml。当出现上述情况时,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进而引发水肿。 2.尿色改变 药物可能通过干扰肾小管的功能或者直接损害肾组织来影响尿液的颜色。尿液颜色的变化可以反映身体内部的生化反应和代谢状态。尿色改变可能是由于药物引起的血液成分改变或细胞破坏而产生的色素进入尿液所致。 3.尿液浑浊 药物使用可能导致蛋白质泄漏进尿液中,使尿液变得混浊。正常的尿液通常是透明或浅黄色的液体。浑浊尿液表明可能存在感染或其他问题。 4.尿频 药物可能刺激膀胱或增加膀胱的敏感性,导致尿频的发生。正常情况下,成人每日排尿次数为4-8次。频繁排尿超过此范围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饮水过多、尿路感染等。 5.水肿 药物可能会影响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其清除水分和废物的能力,导致水肿发生。水肿通常发生在下肢、脚踝或眼睑周围,但也可能出现在全身其他部位。 针对药物引起的肾损伤,建议进行尿常规、肾功能检测以及B超检查以评估肾脏状况。治疗措施需遵医嘱停用可疑药物,同时可能需要给予保肾药物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利尿剂以减轻水肿。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盲目用药,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肾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