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时可导致肝气郁结、脾虚气滞等证候发生,进而影响脾胃功能而导致胃失和降,出现胃内气体蓄积而表现为腹胀。若经常在生气后出现腹胀症状,则可能与肝气不舒、肝火上炎、痰浊中阻、瘀血内停等因素有关。
1.肝气不疏:由于长期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等原因,导致情志失调,引起肝的疏泄功能障碍,日久则导致肝气郁结。此时肝主疏泄的功能异常,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腹胀的症状,并伴有胸胁胀痛、嗳气频作、食少纳呆、月经不调等症状。建议遵医嘱使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
2.肝火上炎:多因情志不遂,或外感热邪所致,会导致肝经之火旺盛,火热之邪向上熏蒸于头面部,扰乱心神,致使心神不宁,可能出现头晕目赤、口苦咽干、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腹胀便秘等症状。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龙胆泻肝丸进行调理,起到清肝胆、利湿热的功效。
3.痰浊中阻:如果经常处于忧思恼怒的情绪之中,或者长时间饮食不当,过量进食肥甘厚腻的食物,均可导致水谷不得消化,聚为痰浊,困遏中焦,导致脾胃升降失司,出现腹胀的情况。同时还会伴随形体肥胖、肢体浮肿、眩晕、苔白滑、脉弦滑等症状,需遵医嘱应用半夏泻心汤合平胃散加减治疗,以达到燥湿化痰、消痞除满的目的。
4.瘀血内停:由于七情所伤,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机受阻,时间久了就会形成瘀血内停。此时患者也可出现腹部胀满不适的表现,并且会伴随面色晦暗无华、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等症状。此时需要遵医嘱应用桃仁红花煎合苍附导痰丸加减治疗,具有活血祛瘀、理气止痛的功效。
5.其他原因:如肠梗阻、慢性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均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上述情况。其中肠梗阻患者通常是由于肠道粘连、肿瘤压迫等情况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继而引发腹胀表现,可通过灌肠解除梗阻。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压力过大,以免诱发机体不适。另外,还应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减少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