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盆腔积液36*14mm严重吗

盆腔积液36*14mm一般不严重。因为盆腔积液36*14mm属于稍微偏多的情况,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的,比如盆腔炎、宫外孕、黄体破裂等。

1、生理性因素

患者在排卵期或者月经期,可能会有少量的经血逆流到盆腔,从而导致盆腔出现积液,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

2、盆腔炎

如果患者平时不注意个人卫生,可能会导致细菌通过宫颈口进入到盆腔内,诱发盆腔炎,炎症刺激会导致盆腔出现渗出物,从而出现盆腔积液36*14mm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甲硝唑片、阿奇霉素片等药物来治疗,能够起到抗炎的作用。

3、宫外孕

宫外孕通常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患者通常会出现停经、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如果宫外孕破裂,还会引起盆腔积液36*14mm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来治疗。

4、黄体破裂

如果黄体破裂,会导致血液流入盆腔,从而出现盆腔积液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氨甲环酸片、酚磺乙胺片等药物来止血。必要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5、盆腔腹膜结核

如果患者盆腔腹膜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会诱发盆腔腹膜结核,也会引起盆腔积液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利福平胶囊、异烟肼片等药物来治疗。如果积液量比较多,患者也可以通过穿刺抽液的方式进行处理。

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3-08-08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盆腔积液14mm严重吗
盆腔积液14mm比较严重。 盆腔积液是对盆腔内液体的一种描述,可分为生理性盆腔积液和病理性盆腔积液两种。病理性盆腔积液可发生在盆腔炎、附件炎或子宫内膜异位症之后,为盆腔炎的主要影像学特征。 盆腔积液小于10mm一般属于生理性的积液,有可能是月经来临或者排卵造成的生理性改变,过一段时间积液会自然吸收。盆腔积液14mm,提示是病理性的变化。有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多种妇科疾病引起。没有及时的治疗,容易造成腹部的疼痛、腰酸痛、白带量多、异味等,对女性正常的生活影响比较大。 病理性的盆腔积液需要尽快配伍合适的药物调理,比如遵医嘱用头孢类的抗生素、甲硝唑或者吃金刚藤胶囊治疗,可以促进积液的吸收。病理性的盆腔积液,根据积液的性质,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炎症感染引起的盆腔积液,一般是采用全身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治疗效果不佳,甚至还可以行后穹窿的穿刺引流盆腔积液,或者是手术清除盆腔积液,可以适当再予以抗生素,加强抗炎治疗。血液引起的盆腔积液,也是腹腔的脏器有内出血原因,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避免腹腔内大出血而造成休克,以及严重危及生命的可能。部分恶性的肿瘤在晚期时会引起腹水,可能需要进行化疗或者是其他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