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老人皮肤溃烂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针对性的治疗,常见的原因包括压疮、皮肤过敏、皮肤感染、糖尿病足、下肢静脉血栓等。
1、压疮
如果长期卧床,可能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导致皮肤出现压疮,会出现皮肤发红、肿胀、疼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皮肤溃烂的情况。可以遵医嘱使用碘伏消毒,也可以通过手术治疗。
2、皮肤过敏
如果患者属于过敏体质,接触了过敏原之后,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反应,从而出现皮肤瘙痒、红肿、溃烂等症状。患者可以通过局部冰敷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3、皮肤感染
由于老人的皮肤抵抗力比较差,如果不注意自身的清洁,可能会导致皮肤受到细菌感染,从而出现皮肤溃烂、流脓水等症状。患者可以使用流动的清水进行冲洗,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医用碘伏、医用酒精等药物进行消毒处理。
4、糖尿病足
如果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能会使局部的血管神经受到损伤,从而出现感觉异常的情况,甚至会出现皮肤溃烂、肢体麻木等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清创手术的方式进行改善。
5、下肢静脉血栓
如果长期卧床,可能会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栓,会出现下肢肿胀、压痛等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甚至会出现皮肤溃烂、坏死等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导管取栓手术的方式进行改善。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在平时可进行适当的运动,例如慢跑、打羽毛球、跳绳等。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