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管感染怎么检查

2023-09-15233人阅读

尿管感染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尿液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影像学检查等方式进行检查。

1、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通常可以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沉等,可以辅助诊断疾病。

2、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通常可以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以及尿葡萄糖等,可以辅助诊断疾病。

3、尿液细菌培养

尿液细菌培养通常是将新鲜的中段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如果在细菌培养中发现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细菌,通常可以明确诊断。

4、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是通过选取一定量的抗生素,在一定时间内对尿液进行药敏试验,从而判断抗生素的敏感性,可以辅助指导用药。

5、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主要是进行泌尿系统的B超、CT等,可以判断尿管是否出现梗阻或者畸形等情况,也可以辅助诊断疾病。

如果确诊为尿管感染,建议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治疗期间注意多喝水,可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有利于疾病康复。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输尿管感染做什么检查

输尿管感染可以做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尿细菌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输尿管镜检查等。

1、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是对尿液进行化验,主要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等,能够判断尿液中是否存在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等指标,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

2、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主要是对血液中的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等进行检测,能够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并且可以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

3、尿细菌学检查

尿细菌学检查是对尿液中的细菌进行检测,能够判断尿液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的情况。

4、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主要是对泌尿系统进行影像学检查,能够判断泌尿系统是否存在梗阻、畸形等情况,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

5、输尿管镜检查

输尿管镜检查是利用输尿管镜从尿道进入输尿管内,可以直观地看到输尿管内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的情况,同时还可以进行细菌培养,可以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

如果患者存在输尿管感染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另外,患者可以适当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自身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