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筋一般是指肌肉痉挛,14岁出现肌肉痉挛可能是受凉、剧烈运动等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缺钙、低血糖、癫痫等原因导致的。
1.生理性因素: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局部保暖,受到寒冷空气刺激后可能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起肌肉痉挛的情况。另外,在进行剧烈运动时,会导致体内乳酸大量堆积,也会诱发上述症状。建议平时要做好自身保暖工作,避免着凉,并且要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也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缓解症状。
2.缺钙:由于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比较大,如果没有及时补充,就会导致体内的钙元素摄入不足,从而引发该疾病。通常会出现肢体麻木、乏力等症状,部分人群还会伴有肌肉痉挛的现象。可以遵医嘱服用碳酸钙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同时还要多吃一些含钙的食物,比如牛奶、虾皮等。
3.低血糖:如果长期饮食不当或过度节食减肥,容易使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降低,此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就会出现心慌、手抖、出冷汗以及肌肉痉挛等情况。可以通过吃糖果、巧克力等方式改善,能够快速提高血糖浓度。
4.癫痫:通常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一种慢性脑部疾病,发病原因与遗传因素、颅内感染等因素有关。患病以后容易造成精神障碍、意识障碍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还有可能会影响到骨骼肌组织,所以会造成肌肉痉挛的现象。可遵医嘱使用卡马西平片、苯妥英钠片等药物治疗,必要时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5.颈椎病:主要是椎间盘退行性变、损伤等因素引起的,典型症状有颈部疼痛、僵硬、四肢麻木无力等,严重时会压迫到上肢支配区域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从而引起肌肉痉挛的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也可选择牵引疗法、红外线照射等方式辅助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电解质紊乱等原因所致,若长时间无法缓解,建议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就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