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是什么病的简称疫苗

2023-09-20399人阅读

HBV一般是指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是一种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当接触到乙型肝炎病毒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会立即产生抗体,阻止感染,从而达到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作用。乙型肝炎病毒疫苗一般需要接种三针,按照0、1、6的方案进行接种。接种第一针后,有30%的人会产生抗体,但不具有保护性。接种第二针后,有90%的人会产生抗体,接种第三针后,抗体的阳性率可达96%以上,而且抗体效果持续在较高水平。

如果患者已经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一般不建议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因为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并不能清除乙型肝炎病毒,还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肝功能异常的情况,也不建议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以免导致病情加重。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双环醇等药物进行护肝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OPV是什么疫苗的简称

OPV一般是指OPV、HIB、EVR等,通常情况下,OPV是指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HIB是流感疫苗,EVR是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的疫苗。

1、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是指将新型冠状病毒进行灭活后,通过重组或者其他方法制成的疫苗,在接种后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从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通常需要接种两针,部分人群接种后可能会出现接种部位疼痛、全身发热等不良反应,通常会在2-3天内好转,如果长时间没有好转,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是用来预防流行性感冒的一种疫苗,不仅可预防流行性感冒,还可预防因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并发症,如支气管炎、肺炎等。但流感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出现接种部位疼痛、全身发热等不良反应,如果症状较轻,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在2-3天后会自行恢复,如果症状较重,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3、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是用来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疾病,比如脑膜炎、关节炎、肺炎等,两岁以上的儿童以及成人都可以接种。部分人群在接种后可能会出现疼痛、触痛、硬结等症状,通常症状比较轻微,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进行缓解,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此外,还有YAG、WGA等。建议接种疫苗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接种,接种后要注意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