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洗疗法是中医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是用中药煎汤,趁热先熏后洗患处,如直接外洗,称为洗剂,用水煎沸后再熏后浸洗患处,称为熏洗疗法。
1、成分与方法
中药熏洗疗法是以中药煎汤为原料,在医生的指导下先熏后洗患处,可起到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祛湿止痛、散风活血等作用。常用的中药有地肤子、蛇床子、黄柏、大黄、黄连、花椒等。熏洗疗法一般用于治疗皮肤瘙痒、湿疹、痔疮、阴道炎等疾病。
2、注意事项
患者在进行熏洗疗法时,需要注意避免空腹进行,以免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同时,患者在进行熏洗疗法后需要注意避免立即进食,以免引起腹胀、腹痛等胃肠道不适症状。另外,患者在进行熏洗疗法后还需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以免由于体内水分丢失过多,引起脱水的情况。
3、禁忌证
如果患者存在皮肤破损的情况,一般不建议进行熏洗疗法,以免导致皮损加重。另外,对于存在严重心力衰竭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需要避免进行熏洗疗法,以免加重病情。
4、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在进行熏洗疗法时,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疼痛等不良反应,通常属于正常的现象,一般在停止治疗后,不适症状会逐渐缓解。但如果患者出现了过敏反应,则需要及时停止熏洗疗法,以免过敏反应加重。
5、注意事项
患者在进行熏洗疗法时,需要注意避免在过饱、过饥、酒后进行,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同时,患者在进行熏洗疗法后需要注意及时擦干身体,并穿好衣物,以免受凉。另外,患者在进行熏洗疗法后还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雪糕、肥肉等,以免影响药物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