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人体在进行口呼吸时,一般会吸到鼻腔、口腔、咽喉部等部位。
1.鼻腔:鼻腔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位于鼻孔上方,主要由鼻甲黏膜组成。当患者张嘴呼吸时,空气会通过鼻腔进入体内,此时可以起到湿润空气的作用,并且还可以将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过滤掉一部分,从而减少对鼻腔黏膜的刺激。
2.口腔:口腔是指上颌骨和下颌骨之间的空腔,其内部主要包括牙齿、牙龈、颊黏膜、舌体以及唾液腺等组织器官。当患者张开嘴巴后,空气会经过口腔进入体内,在此过程中也可以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
3.咽喉部:咽喉部是指喉腔内的结构,包括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等。当患者张嘴呼吸时,空气也会从咽喉部进入体内,此时可以促进咽喉部的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健康。
4.肺部:如果长期采取口呼吸的方式,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缺氧的情况,甚至还会诱发肺炎等疾病。因此建议患者及时纠正不良的呼吸习惯,以免加重病情。
5.心脏:由于口呼吸会导致身体吸入大量的冷空气,所以会对心脏造成一定的影响,容易引起心肌收缩力下降等情况发生。
除此之外,还可能吸到食管、胃肠道等部位。若患者存在上述不适症状,则需要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