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防颗粒属于中成药,主要由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等药物组成,具有发汗解表、散风祛湿的功效。
1、荆芥
荆芥味辛,性微温,归肺、肝经,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等病症。
2、防风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脾、肝、肾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感冒、风疹、风湿痹痛等病症。
3、羌活
羌活味辛、苦,性温,归膀胱、肾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感冒、风寒湿痹等病症。
4、独活
独活味辛、苦,性微温,归肾、膀胱经,具有祛风湿、止痛、解表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风寒挟湿表证等病症。
5、柴胡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肺经,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感表证、肝郁气滞、气虚下陷等病症。
6、前胡
前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肺、脾、胃经,具有降气化痰、疏散风热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咳喘痰多、风热咳嗽等病症。
7、川芎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胸痹心痛、肝郁气滞等病症。
8、枳壳
枳壳味苦、辛、酸,性微寒,归脾、胃、大肠经,具有行气降压、消积止痛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胃肠气滞、胸胁胀痛、食积不化、痰饮眩悸、气滞腹痛等病症。
9、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水肿、脾虚泄泻、心悸、失眠等病症。
患者需要注意,上述药物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出现不适症状,同时如果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