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是一种中药,具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瘀止痛的作用与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癫痫、头痛、眩晕、目赤、翳障等病症。
1、平肝息风
羊角性寒,味咸,归肝、心经,具有平肝息风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等症状,常与天麻、钩藤、白芍等同用。
2、清肝明目
羊角入肝经,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肝火上攻所致的目赤肿痛、视物昏花等症状,常与菊花、木贼、决明子等同用。
3、散瘀止痛
羊角具有散瘀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症状,常与桃仁、红花、赤芍等同用。
4、治疗头痛
羊角性寒,入肝经,具有熄风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头痛,常与川芎、白芷、细辛等同用。
5、治疗目赤翳障
羊角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目赤翳障,常与菊花、木贼、白芍等同用。
需要注意的是,羊角寒凉,且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不宜过量或长期服用,以免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此外,阴寒内盛、阳虚体质的患者不宜服用羊角,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服用羊角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