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导致食后出现胸闷、腹胀的原因较多,可能是消化不良、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幽门梗阻、胆囊疾病等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并明确原因,然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1.消化不良:如果经常进食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肥肉、辣椒等,并且暴饮暴食,则容易加重胃肠负担而影响正常消化功能,导致过多的食物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过长,从而产生大量气体而导致上述症状。此时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等药物促进胃肠蠕动,改善不适症状。
2.慢性胃炎:通常与不规律饮食习惯有关,患病之后由于胃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因此会影响正常的消化吸收能力,造成营养物质摄入不足,致使体液代谢障碍,可能会引起上述情况。若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遵照医生指导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药物治疗。
3.反流性食管炎:是因抗反流功能和LES压力降低、食管清除作用降低所引起的食管黏膜炎症反应,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疼痛等症状,还会因为食物堆积而引发腹部胀满的症状。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等抑酸药以及硫糖铝咀嚼片等黏膜保护剂治疗。
4.幽门梗阻:通常是慢性溃疡、恶性肿瘤等原因导致的幽门部位发生梗阻,当食物进入胃部时不能顺利通过幽门,就会使胃内容物排空障碍,进而引起腹胀的情况。同时因胃内容物发酵,还可诱发胃灼热感。一般可通过开腹探查术、胃大部切除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5.胆囊疾病:比如胆结石、胆囊炎等,均会导致胆汁淤积,继而影响机体对脂肪类食物及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功能,进而引起上述现象。对此应遵循医生建议采用激光碎石术或者胆囊摘除术等措施治疗。
此外,还可能为冠心病、肺气肿、肝硬化、胰腺癌等疾病所致,应前往消化内科做进一步诊断。日常需保持良好的心态,维持情绪平稳,饮食上保证膳食结构均衡,促使病情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