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项神经运动检查包括哪些

2023-09-18203人阅读

20项神经运动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面部肌肉运动

包括皱眉、闭眼、耸鼻、露齿、鼓腮等。

2、肢体运动

包括等长收缩、等张收缩。等长收缩是指头部保持在某一特定体位,然后放松肌肉;等张收缩是指头部保持在某一特定体位,然后放松肌肉。

3、眼球运动

包括注视、跟踪等。注视是指盯着某一物体,不时地转动眼球;跟踪是指通过手指,在眼前移动。

4、表情肌运动

包括皱眉、挤眼、扬眉、示齿、闭眼等。表情肌运动是指有意识地做出各种表情,如喜悦、痛哭、悲伤等。

5、口腔颌面部感觉

包括痛觉、触觉、温度觉等。痛觉检查是检查受检者有无痛觉障碍的一项检查,主要用于检查面部的痛觉敏感性;触觉检查是用手指或棉签轻轻接触皮肤,让受检者回答有无感觉,用于检查口腔的触觉;温度觉检查是用温度计插入受检者的口腔或腋下,让受检者说出冷或热的词语,或者用毛刷轻轻划过一束头发,看其是否有弯曲的感觉。

6、嗅觉检查

主要用于检查患者是否存在嗅觉减退或丧失的情况。

7、听力检查

主要用于检查患者是否存在听力下降的情况。

8、神经反射检查

主要用于检查患者是否存在神经反射异常的情况。包括浅反射、深反射等。浅反射包括角膜反射、腹壁反射、肛门反射等,深反射包括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膝跳反射等。

另外,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还可用于辅助诊断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周期性瘫痪、多发性肌炎等疾病。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眼底检查包括哪些项,
1.检查宜在暗室中进行,患者多取坐位,检查者一般取坐位或站立位均可。检查右眼时,检查者位于患者的右侧,用右手持镜、右眼观察;检查左眼时,则位于患者左侧,用左手持镜、左眼观察。

  2.正式检查眼底前,先用彻照法检查眼的屈光间质是否混浊。用手指将检眼镜盘拨到+8~+10(黑色)屈光度处,距受检眼10- 20cm,将检眼镜光线与患者视线呈15.角射人受检眼的瞳孔,正常时呈橘红色反光。如角膜、房水、晶体或玻璃体混浊,则在橘红色反光中见有黑影。此时令病人转动眼球,如黑影与眼球的转动方向一致,则混浊位于晶体前方;如方向相反,则位于玻璃体;位置不动,则混浊在晶体。

  3.检查眼底:嘱患者向正前方直视,将镜盘拨回到"0",同时将检眼镜移近到受检眼前约2cm处观察眼底。如检查者与患者都是正视眼,便可看到眼底的正像,看不清时,可拨动镜盘至看清为止。检查时先查视神经乳头,再按视网膜动、静脉分支,分别检查各象限,最后检查黄斑部。检查视神经乳头时,光线自颞侧与患者视线约15度角处射入;检查黄斑时,嘱病人注视检眼镜光源;检查眼底周边部时,嘱病人向上、下、左、右各方向注视、转动眼球,或配合变动检眼镜角度。

  观察视神经乳头的形状、大小、色泽,边缘是否清晰。观察视网膜动、静脉,注意血管的粗细、行径、管壁反光、分支角度及动、静脉交叉处有无压迫或拱桥现象,正常动脉与静脉管径之比为2:3.观察黄斑部,注意其大小、中心凹反射是否存在,有无水肿、出血、渗出及色素紊乱等。观察视网膜,注意有无水肿、渗出、出血、脱离及新生血管等。

  4.眼底检查记录:为说明和记录眼底病变的部位及其大小、范围,通常以视神经乳头、视网膜中央动、静脉行径、黄斑部为标志,表明病变部位与这些标志的位置、距离和方向关系。距离和范围大小一般以视神经乳头直径PD(1PD=1.5mm)为标准计算。记录病变隆起或凹陷程度,是以看清病变区周围视网膜面与看清病变隆起最高处或凹陷最低处的屈光度(D)差来计算,每差3个屈光度(3D)约等于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