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的宝宝喝奶时发抖可能是正常现象、环境因素导致,也有可能是缺钙、癫痫、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等原因引起。
1.正常现象:如果在给宝宝喂奶的时候温度过低或者宝宝受凉,会导致肌肉出现收缩的情况,在吸吮的过程中会出现发抖的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平时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并且要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
2.环境因素:如果室内的温度比较高,会导致身体比较热,从而影响到正常的血液循环,在喝奶的时候也会出现发抖的症状。可以适当降低室内的温度,并且还要注意多喝水,能够补充水分。
3.缺钙:如果宝宝体内缺乏钙元素,会影响骨骼发育,还会对神经造成刺激,在喝奶的时候也会出现发抖的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碳酸钙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多吃一些含钙的食物,比如牛奶、虾皮等。
4.癫痫:由于遗传、脑部损伤等因素引起的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痫性运动、感觉及精神症状,可伴有意识障碍。建议遵医嘱使用卡马西平片、苯妥英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以不自主的动作、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可能与遗传、心理社会因素有关。患儿需要遵医嘱使用盐酸硫必利片、氯硝安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高热惊厥、颅内感染等原因造成的,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后就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