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腰椎间盘突第四五节怎样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一般是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第四五节一般可以通过飞燕式、仰卧保健法、五点支撑法、倒走、侧卧抬腿等方式进行锻炼。

1、飞燕式

患者可以俯卧在床上,头部及双上肢用力上抬,双下肢用力上抬,使双上肢和双下肢呈现向后伸展的状态,持续10秒钟后再放松,连续做15-30次,一般可缓解腰部不适。

2、仰卧保健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可以采用取仰卧位来缓解病情,首先双脚、双肘和头部五点,然后将五点支撑于床上,同时采用腰背臀的力量,挺起稍离开床面,有微弱的疲劳感时,再恢复平静的仰卧位休息。

3、五点支撑法

患者需要仰卧在床上,以头部、双肘及双足为支撑点,向上挺腹,使背部尽量后伸,尽量后伸,保持5秒钟后再放松,连续做15-30次,一般可缓解腰部不适。

4、倒走

倒走是一种锻炼与运动相结合的方法,倒走可以锻炼腰部肌肉,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倒走时,双脚向前迈一步,双手叉腰,头部向后仰,双肩向后向下用力,双手在后面交叉抱头,可以锻炼腰部肌肉,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5、侧卧抬腿

患者可以在床上侧卧,将一侧腿抬高后再放下,反复进行,可以锻炼腰部肌肉,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侧卧抬腿时,要注意力度,以免加重病情。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旋转腰部、倒走等方式进行锻炼。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饮食清淡。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23-09-15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四五节腰椎间盘突出症状
四五节腰椎间盘突出可能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坐骨神经痛、行走困难、大小便障碍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时,由于髓核组织压迫刺激纤维环和周围的软组织,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和水肿,从而引发腰部疼痛。腰痛通常出现在腰椎关节处,可能伴有僵硬感或活动受限。 2.下肢放射性疼痛 当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到神经根时,会导致神经根受到刺激和损伤,进而引发下肢放射性疼痛的症状。这种疼痛通常从臀部开始并向腿部辐射,有时可出现电击样或针刺样感觉。 3.坐骨神经痛 腰椎间盘突出会直接或间接地压迫到坐骨神经,使神经根受压而产生水肿、缺血等表现,进而诱发剧烈的坐骨神经痛。典型表现为股后侧、小腿外侧至足跟、足背内侧区域的放射性疼痛,严重时甚至难以忍受。 4.行走困难 随着病情的发展,突出的腰椎间盘可能会逐渐增大,导致脊柱管狭窄。此时会对周围组织造成持续性的压迫和刺激,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所以会出现行走困难的现象。患者在行走一段距离后,上述不适症状会明显加重,需要休息片刻才能继续行走。 5.大小便障碍 如果腰椎间盘突出的情况比较严重,已经压迫到了马尾神经,则会引起排尿无力、尿频、尿急以及大便秘结等症状发生。这些症状可能表明存在严重的神经功能受损,需紧急就医处理。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建议进行MRI或CT扫描以评估腰椎状况。治疗措施包括物理疗法如牵引、按摩,以及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或肌肉松弛剂。患者平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长时间坐着或弯腰,以减少腰椎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