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可能与链球菌感染、病毒感染、药物因素等有关。如果患者出现过敏性紫癜但检查不出来病因的情况,可能是由于疾病处于急性期所导致。
1.链球菌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等,可引起机体发生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进而产生抗原抗体反应致敏淋巴细胞并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和炎症因子,激活血小板,并促使中膜内皮细胞黏多糖沉积于管壁上,从而诱发过敏性紫癜。
2.病毒感染:常见的病毒有流感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这些病毒通过鼻腔进入人体后,在体内大量增殖并损害毛细血管及毛细血管周围组织,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均增高,导致红细胞外渗至血管外而形成紫癜。
3.药物因素: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类抗炎药,或者使用氯霉素、青霉素G等药物,则可能会对皮肤造成刺激,继而导致局部出现发红、丘疹等症状,严重者还会伴有疼痛感。另外,若是存在应用某些疫苗史,比如破伤风疫苗、水痘疫苗等,也有可能会导致自身出现过敏性紫癜的症状。
4.其他原因:除上述情况以外,还可能与遗传因素、过敏性血管炎等因素相关,建议完善家族史、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当患者确诊为过敏性紫癜时,需要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抬高患肢等一般治疗,同时还可以遵医嘱口服醋酸泼尼松龙片、环磷酰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