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老人站不稳多考虑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低血压、前庭神经元炎、帕金森病、小脑梗死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正常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器官会逐渐衰退,此时肌肉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也会有所下降,从而出现身体乏力、站不稳等情况。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可以不用过于担心,也不需要特殊治疗。
2、低血压
如果患者存在低血压的情况,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血流量灌注减少,从而引起头晕、乏力等症状,也可能会出现站不稳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调整饮食习惯,适当吃富含营养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等。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米多君片、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3、前庭神经元炎
如果前庭神经受到病毒感染,可能会诱发炎症,导致前庭神经受到损伤,从而引起头晕、站不稳等症状,还可能会伴随视物模糊、恶心等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更昔洛韦胶囊、伐昔洛韦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4、帕金森病
如果患者存在帕金森病,会出现静止性震颤的情况,还可能会伴随肌强直、运动迟缓等现象。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左旋多巴片、盐酸金刚烷胺片等药物进行改善,必要时可以通过脑深部电刺激手术进行治疗。
5、小脑梗死
如果长期大量饮酒或患有高血压,可能会导致小脑血管硬化,从而诱发小脑梗死,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头晕、站立不稳、恶心呕吐等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改善,必要时可以通过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
如果症状持续存在且有加重趋势,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