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接触时感到紧张、焦虑、恐惧,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焦虑症、恐惧症、精神分裂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引起的,可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1、正常现象
如果在与人接触时,自身过于紧张或者焦虑,可能会导致上述症状。这种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患者可以通过与他人交流、沟通等方式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2、焦虑症
焦虑症是指在日常情况下,出现强烈、持续性担忧和恐惧,可在几分钟之内达到顶峰,患者会出现紧张、坐立不安、心慌、呼吸急促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盐酸丁螺环酮片、枸橼酸坦度螺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配合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
3、恐惧症
恐惧症是以恐惧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精神障碍,可能与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原因有关。患者会出现与人接触时感到紧张、焦虑、恐惧的症状,同时还会伴有回避行为、社交障碍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盐酸舍曲林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配合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进行治疗。
4、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严重性的精神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原因有关。患者会出现与人接触时感到紧张、焦虑、恐惧的症状,同时还会伴有思维障碍、感知觉障碍、情感障碍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利培酮片、奥氮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配合电抽搐治疗、心理社会支持治疗等。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可能与碘元素摄入过多或者垂体病变等因素有关。患者会出现与人接触时感到紧张、焦虑、恐惧的症状,同时还会伴有心悸、出汗、体重下降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配合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等。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