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丧失、自责自罪、自杀未遂等症状。如果家人不理解患者的病情,可以通过多与患者沟通、减少刺激、督促患者就医、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
1、多与患者沟通
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与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有一定关系。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轻,家人可以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从而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2、减少刺激
抑郁症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责自罪等症状,如果家人减少对患者的刺激,有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所以患者要避免过度责备患者,以免加重病情。
3、督促患者就医
如果患者不配合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会出现自杀的倾向。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方式进行心理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
4、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的抑郁症比较严重,还需要及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可以缓解患者出现的抑郁症状。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安非他酮片、盐酸氟西汀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5、物理治疗
如果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还可以通过改良电休克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可以促进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从而帮助改善病情。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