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熏洗是中医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是指用中药煎汤,利用药物的热气,作用于病变部位或患处,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药物熏洗疗法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等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疮疡初起、红肿热痛等急性病症。
1、疮疡初起
疮疡初起,也就是皮肤或黏膜上出现了炎性的损害,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热痛,用药物熏洗可以起到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的作用,常用的有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等。
2、红肿热痛
红肿热痛是指局部皮肤或黏膜上出现了炎症性的损害,表现为局部皮肤或黏膜上出现了肿胀、疼痛、发热等症状,用药物熏洗可以起到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的作用,常用的有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等。
3、炎症化脓
炎症化脓是指局部皮肤或黏膜上出现了炎症性的损害,表现为局部皮肤或黏膜上出现了黄白色的脓液,用药物熏洗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常用的有乳香、没药、赤芍等。
4、风湿痹痛
风湿痹痛是指由于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导致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表现为局部关节疼痛、肿胀、麻木、活动受限等症状。用药物熏洗可以起到祛风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常用的有当归、川芎、白芍等。
5、跌打损伤
跌打损伤是指由于外力作用,导致局部软组织损伤,毛细血管破裂,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瘀青等症状。用药物熏洗可以起到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常用的有伸筋草、透骨草、鸡血藤等。
药物熏洗时需要注意,体内有寒湿者不宜使用,以免加重病情。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药物熏洗,切勿自行用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