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之后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通常考虑是由于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反流现象、药物因素以及胃肠功能紊乱所导致。
1.低钾血症:当患者存在有长期慢性肾病或者肾脏疾病时,会导致患者的排钾能力下降,在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不能将体内多余的钾排出体外,就会造成低钾血症的情况发生。此时就容易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发生,可以通过遵医嘱口服氯化钾缓释片等药物补充治疗。
2.代谢性酸中毒:若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没有及时纠正高钾和酸中毒的状态,则可能会加重病情,从而诱发恶心、呕吐等情况的出现。建议通过静脉滴注碳酸氢钠注射液缓解症状。
3.反流现象:可能是由于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的时候速度过快或者是进食过多食物所致,因此在进行血液透析前需要咨询医生,避免进食过多的食物。
4.药物因素:部分患者可能本身患有胃肠道方面的疾病,在使用某些药物以后也会出现上述情况,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对乙酰氨基酚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此时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并到医院就诊,由医生指导更换其他替代药物来改善不适症状。
5.胃肠功能紊乱:对于长时间待在室内且缺乏运动的人群而言,其肠胃蠕动会变慢,进而影响消化吸收功能,继而会引起恶心、呕吐的现象。此时可以适当增加活动量,促进肠胃蠕动恢复。
除此之外,还可能与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有关。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就需要停止血液透析,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