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距门齿36厘米处是什么位置

距门齿36厘米处一般是肝脏和胆囊的位置。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位于人体的右上腹部,大部分肝脏被肋骨遮盖,所以一般从右侧肋骨下缘开始,到右上腹部,依次为右上腹、上腹、左上腹和左下腹。肝脏的主要功能有分泌胆汁、分解代谢人体的蛋白质、帮助机体代谢有毒物质等。肝脏也是人体的解毒器官,如果肝脏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机体的解毒功能下降,毒素在体内堆积,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疾病。

胆囊位于肝脏下方,也就是右上腹部,胆囊主要的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胆汁。当人体进食以后,胆囊会收缩,将胆汁排入肠道,从而帮助消化食物。如果患者的胆囊出现问题,如胆囊炎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右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综上所述,如果患者出现肝脏或胆囊方面的疾病,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治疗。

2023-08-31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食管距门齿21厘米处粘膜隆起是什么问题?

食管距门齿21厘米处粘膜隆起可能是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息肉、食管平滑肌瘤、食管乳头状瘤、食管癌等疾病引起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1、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是因为胃酸反流到食管,导致食管黏膜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炎症,患者会出现食管黏膜糜烂、溃疡等症状,检查时会发现食管距门齿21厘米处粘膜隆起。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等药物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食管黏膜的刺激。

2、食管息肉

食管息肉是因为食管黏膜上皮细胞增生而引起的,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呕吐、胸痛等症状,检查时会发现食管距门齿21厘米处粘膜隆起。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息肉体积较大,可以通过内镜下切除术进行治疗。

3、食管平滑肌瘤

食管平滑肌瘤是因为食管壁平滑肌组织出现良性肿瘤而引起的,患者会出现食管梗阻、呕吐、胸痛等症状,检查时会发现食管距门齿21厘米处粘膜隆起。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硝苯地平片、卡维地洛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肿瘤体积较大,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4、食管乳头状瘤

食管乳头状瘤是因为食管上皮细胞出现异常增生而引起的,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呕吐、胸痛等症状,检查时会发现食管距门齿21厘米处粘膜隆起。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肿瘤体积较大,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5、食管癌

食管癌是因为食管上皮细胞出现恶性肿瘤而引起的,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呕吐、胸痛等症状,检查时会发现食管距门齿21厘米处粘膜隆起。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比如食管切除术、食管腔内置入支架术等。还可以通过放疗、化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